首页 | 学院简介 | 学科建设 | 专业建设 | 党建工作 | 招生与就业 | 学生工作 | 实验中心 
 
请输入搜索信息:
 
热点文章
 
  详细页面
当前位置: 首页>>专业建设>>院级特色专业-建筑学专业>>正文
 
建设方案
2018-10-18 11:47  

1、师资队伍建设

2011-2019年,继续充实和完善教师队伍,坚持教师队伍多专业背景、梯度化建设,继续鼓励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;积极创造条件,引进高端人才,完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、职称结构、学缘结构、年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,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。

通过特色专业建设,计划到2019年,专业课老师达到15人,其中教授3人,副高职称7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,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95%以上。同时,按人才培养的规律,科学、合理地确定不同层次的师生比;结合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,有计划地引进教师,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,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,建立老中青结合、高中配合的教学、科研梯队

2、教育教学建设

2011-2019年,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调整人才培养方案,健全质量保证体系,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并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工作:

(1)调整人才培养方案,优化培养体系,完善专业培养计划;

(2)加强课程建设,打造精品课程,改进教学方法;

(3)重点拓展省外教学实习基地,完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;

(4)加强教材建设,走特色教材发展之路

(5)紧跟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,加强课程体系改革,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;

(6)建立激励机制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;

3、学科专业建设

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,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条件,也是我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之一。2011-2019年,继续加大对建筑学专业的建设力度,力争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;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,推行重点学科带头人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。

4、加强实验室及图书资料室建设

(1)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。在现有基础上,积极进行实验室软、硬件条件的建设,利用每年学校投入的60~80万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,力争经过3~5年的建设,将模型实验室、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建成为校级重点实验室,为实践教学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,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。

(2)设置具有设计性、综合性、开放性、创新性特征的实验教学体系。同时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引入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。从计算机基础学习、专业绘图软件及技术分析软件的应用,到毕业设计成果的表达,使学生得到全面工程技术的训练。

(3)加强系图书资料室建设。本专业在现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,根据专业的需要,扩大专业杂志、图书的采购量,建立系图书资料信息系统与学校图书馆网络连接,使其具有图书、期刊以及其他专业资料的订购管理、数据管理、书目查询、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。建立200平方米的阅览室,专业期刊达到50种以上,专业图书达到3500余册。

5、教学研究

围绕特色专业建设,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。2011-2019年,教师主持与参加教改项目人数比例每年不低于20%,新增院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~3项;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,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,新增校级精品课程2门,建成河南省级精品课程1门。

6、科学研究

2011-2019年,加强科研团队建设,整合现有科研资源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。力争完成以下目标:高职称人员平均发表高水平(中文核心)论文1.0~2.0篇/年·人,获得院级以上奖1~3项。

7、教学管理建设

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,把“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”融入各项工作之中,创造良好育人氛围,以贡献和效益挂钩,形成制度化、规范化教学管理体系和分配制度。

8、特色建设

通过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,结合建筑学专业的特点,总结本专业的特色是“两面向+两构建+一对接”

①面向社会:开门办学、服务社会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;

②面向基层:注重学生实学创新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,与注册建筑师职业教育制度接轨;

③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;

④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;

⑤毕业设计与市场对接;

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,进一步强化课程体系的主线,加强专业核心课程、精品课程的建设。以教学内容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为重点,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。

课程体系总体结构为“一个平台”、“三个阶段”、“六个模块”,以此共同构筑本专业建筑设计理论及设计实践相互融合、相互支撑并行的课程体系主线(如图1所示)。

① “一个平台”是以相关基础知识,专业基础知识,基础训练为主构筑的平台。

② “三个阶段”包括专业基础阶段、专业技能阶段和专业综合阶段。

③ “六个模块”是由基础知识模块、相关知识模块、专业理论模块、课程设计模块、技术与方法模块、综合实践模块等六部分构成。

9、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

2011-2019年,广泛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,发展与省内、国内科技组织和基金会的联系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团体,并以提交学术论文的方式积极参加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;并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、专家开设讲座与来校进行学术交流。

关闭窗口
 
 
 
 
 网站地图 | 返回首页 | 联系我们 

版权所有: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

学校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